“管理者的贡献来自于他们的判断力与影响力,而非他们个人投入的时间长短与埋头苦干的程度。”
( 由于本文作者还未把书看完,故在这里只谈一谈对上面这句话的一些理解,因为这句话对我的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意义,以及作为一个新晋管理者对于时间管理引发的思考)
作为一个萌新管理者,起初是有些懵逼的,每天的思考和做事方式都和以前大不相同。作为一个开发人员,之前所考虑的问题是:上级分配了任务,怎么快速而高质量的完成?如何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?如何把新技术使用到项目中,提升项目,提高开发效率?现在,同时作为一个管理者所思考的问题是:如何合理分配任务?如何培养下属,让下属能有更多的担当?如何把控项目的进度和质量?自己的成长问题?
反思自己的问题
起初思维方式没有很快的转变过来,还并不是很理解作为管理者的责任,例如上个月:产品那边来了一个改版的需求,分为三个项目阶段,时间还比较紧急,所以也没多想就全部自己做,前期的时间规划感觉还没有问题,但是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,我之前所负责的两个项目又有一些改动,造成我三个项目并行,时间全部都花在项目开发上,而且我也发现了下属并不忙,但是开发一半的项目我又不想丢给他们做,为了完成项目进度只能埋头苦干,简直和本书所说的“为什么领导没时间,下属没事做”完全一致。
如何改变这种状况?
“猴子”就是双方谈话结束后的下一个行动步骤。猴子不是问题、项目、计划或机会,猴子只是解决问题、进行项目计划或是投入机会的下一个行动步骤、下一个措施。
就像开头所说管理者的贡献在于他们的判断力与影响力,而并非是其投入的个人时间与埋头苦干,即如何合理的管理时间!
一,合理的授权,让下属的猴子牢牢的锁定在他们自己身上;
二,约定好喂养猴子的时间,减少项目延误的可能性;
三,辅导锻炼下属,让下属懂得照顾好自己的猴子;